分享

繁荣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产业网旅游文化2020-06-18 11:43:43 阅读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山东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弘扬文明乡风,改善村容村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农民脱贫增收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一是让文明乡风树起来。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全省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6个、实践所1749个、实践站4.7万余个。大力倡树文明新风,开展移风易俗,2019年举办红白理事会骨干培训、“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培训1.5万余场、200余万人次。结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儒学讲堂进乡村,举办国学讲堂、道德实践、礼乐教化、经典诵读等活动,全省建成乡村儒学讲堂2.2万个,开展活动11万余场次。
二是让村容村貌美起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涌现出兰陵县压油沟景区等一批高端乡村旅游点,泗水王家庄村等一批画家村、影视村、艺术村,推出乡村田园生态休闲之旅、最美乡村赏花采摘之旅等精品线路。
三是让广大农民乐起来。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为农民朋友多送“文化大餐”。持续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2019年演出9万余场,行政村覆盖率97.8%,并逐步实现由部门下“菜单”到群众定“菜谱”的转变,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大舞台”。积极创作推出适合农民“口味”的文艺作品,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渔鼓小戏《老邪上任》,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连续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2018—2019惠民季,全省开展各类活动5.3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696万人次。
四是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将具有重要价值的乡村文化遗产纳入文物保护范围,加大对乡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古民居的保护力度,2018年以来仅省级以上就投入资金1.18亿元,实施保护项目165个。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工程,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活化利用。淄博市周村区李家疃村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对古街巷、古民居进行保护和修缮,并搜集整理乡土文化建设了乡村记忆博物馆。
五是让广大农民富起来。大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积极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产业,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培育了一批木雕、木版年画、剪纸、刺绣等专业乡、专业村。全省建成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基地68个,带动23万人就业。平度市新河镇成为江北最大的草编工艺品加工出口基地,从业人员2万多人,帮助当地一半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莒南县板泉镇高榆村80%的农户从事木梳加工,产量占全国的70%,成为全国最大木梳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我们联系。
分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