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着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公共文化权益

文化产业网旅游文化2020-07-08 12:43:35 阅读

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保障人民公共文化权益工作,在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效能、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成,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不断完善各类公共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各地落实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工作。先后研究制定《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等10项保障人民公共文化权益相关制度,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落实措施,推动各地保障各类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如佛山市针对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的文化消费能力不足特点,逐步扩大公益文化服务供给面,通过常态化开展移动智能图书馆、公益电影放映、“行走佛山”公益展览进基层等系列公益活动,主动加强对产业工人配送服务,其中,移动智能图书馆2015以来行程近7万公里,为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区域上门服务1300多场次;市内各文化馆站推出“千场演出进园区”活动,仅2019年就送出演出活动近1300场。东莞市打造了全省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专题服务劳动者的“同饮一江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品牌活动,2019年该赛事共吸引了参赛劳动者近8000名,走进全省企业200余家,惠及劳动者近200万。中山市大力开展重点服务特殊群体的“全民修身·文艺课堂”公益艺术培训活动,2015年以来,先后设置了声乐(合唱)、舞蹈、美术等艺术培训项目,共计课时960小时,受益特殊群体子女达1800人。
二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为各类群体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提供保障。在基本实现了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基础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大力推动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山市完成近年来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中山纪念图书馆的建成和试运行,建筑面积达71459平方米。韶关市南雄市图书馆建成粤东西北地区最大县级图书馆,建筑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深圳市着力打造“图书馆之城”,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73家,“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235台,所有市、区级馆、自助图书馆和书香亭,以及50%以上的基层图书馆均加入了“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深圳第二图书馆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地下智能立体书库。同时,不断推动服务设施向基层延伸,激活各地各具特色的文化普惠“毛细血管”,打造便民惠民、贴近群众需求的新型阅读空间。
三是不断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各地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新路径逐步成熟。一是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在之前系列标准化制度建设相对完备的基础上,于2019年研制形成了《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委托第三方赴各地对当地落实《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推动各地认真履行保障各类群体享受标准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责任。二是全面铺开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面推进全省总分馆制建设,全省目前已建成图书馆总馆93个、分馆921个、服务点3650个;建成文化馆总馆101个、分馆912个、服务点3473个,基本完成全省各县(市、区)二级以上图书馆、文化馆100%建成总分馆制工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流通共享并向各类服务特殊群体的文化阵地延伸。
四是支持并指导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推动公共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一方面,大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国家示范区3个、示范项目6个,省级示范区12个、示范项目26个,在全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2013年以来完成国家课题研究8个,省级课题研究41个,国家级课题中有2个获得优秀等次,其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广东省重要文化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参考。2015年以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举办了五届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就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标准化、社会化、均等化发展等建设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为全省践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全省保障各类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我们联系。
分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