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据+科技,传统文化更添视觉冲击力

来源:光明日报旅游文化2022-01-18 15:04:22 阅读

2021年,许多人记住了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春节《唐宫夜宴》、元宵节《芙蓉池》、端午节《洛神水赋》等,共同塑造了系列晚会的口碑。其中,令一位河南网友最为触动的,是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晚会上推出的《龙门金刚》节目:对于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雨的老乡们来说,“跃龙门”的美好寓意和金刚力士像的力量感,最为鼓舞人心。这也正是主创团队的初衷。《七夕奇妙游》总导演之一、视觉总监李鹏说,希望让晚会的内容不只是娱乐,而是立足广袤的传统文化,给予当代观众更多精神共鸣。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文化遗产。“七夕的元素里有星空宇宙,因此在确定以龙门石窟作为拍摄题材时,最先想到了飞天。”李鹏介绍。敦煌艺术中的飞天形象为人熟知,与之年代相近、风格并不全相同的龙门飞天,却很少在影视或舞台作品中呈现,人们对龙门石窟的金刚形象也较为陌生。此次创作中,团队选取飞天、金刚力士形象作为载体,有意突破大众的惯性认知,着重塑造龙门特有的艺术形象。

为此,主创人员对龙门石窟中生动多样的艺术造型进行了全面梳理。“我们请教专家,翻阅、学习大量典籍,深入理解龙门石窟‘伎乐天’形象;同时把握龙门‘金刚’不同于云冈石窟、敦煌壁画的特点,它更为‘中国化’,更加朴实、有力量。”李鹏说,团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艺术化处理,编排成舞蹈,做到“每一个造型定格时,体态在龙门石窟中都有据可依,可以找到原型”。

同时,团队延续了广获赞誉的“传统文化+现代科技”路线,创新使用了诸多视觉特效技术,以“重焕”文物昔日光彩。为了在后期视觉包装上营造一个有冲击力的整体氛围,团队选择了“虚实相生”的方案,部分镜头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龙门石窟景区实景拍摄,另一部分用电脑进行合成。

“我们使用航拍机,对龙门石窟造像进行了多角度的实地采集,然后在3D模型上置换贴图、修复瑕疵。”李鹏说,这种技术目前在文物的复原上比较常用,但在影视领域可能是第一次,它类似于对龙门石窟内的造像进行‘扫描’,场景的还原度更为精确。

《龙门金刚》的尾声,石像重焕光彩,仿佛时光倒流千年。李鹏说,他们希望借助这个“彩蛋”,传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历史文物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也连接着未来”。(记者李丹阳采访整理)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我们联系。
分享:

推荐阅读